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头脑风暴总是有用的,在许原提出问题之后,没过多久,三人就商量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来。
“这东西有些新鲜啊。”
而商量的结果,就是在上了江心屿之后,三人开始逛起了街来。
作为原本故事里高机与吴三春私奔计划里的中点站,这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湖中「沙洲」而已。两个人真跑到一座鸟不拉屎的沙洲上,完全就是找屎,就是学卓文君当垆卖酒,那也要有人买才行。
所以,江心屿是有人的。不仅有人,而且人还不少。这里本就是大湖中间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行商们多会在这座小岛停靠补给修养。有商业基础,自然就有像挣这笔钱的商人。
而随着商人的到来,愿意来这里停靠的行商数量也就越多。规模效应出现之后,迅速就会变成一种惯性和习惯,进行良性循环。
江心屿上整整有一座小镇,大约有四百人左右常驻在这里生活着,加上各种伢人、行商,江心屿上的动态人口整整超过一千之数。据说数年前,府尹甚至还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分支衙门,负责管理和收税之类的事情。
只是因为后来水匪嚣张,这件事事情才算作罢。但这也证明了江心屿的繁荣。
“姑娘一看就是好眼光,这块砚台可是货真价实的徽州黄泥砚,这种传家的东西,人家本来绝不会外卖的。但前段时间有个徽商的船路过,小妾病得死去活来。我家老爹看好了病,他作为谢礼送我的。”
老板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但我家几代人都是土地里刨食的,要着砚台也没用,才拿出来在这里卖,您看着给个价就行。”
这一番话说的颠三倒四,一家几代人都在地里刨食,字都不会写,还能给人家看病。就算真看好了病,那徽商又不是脑子有水,给几个农民送砚台。
许原听得乐不可支。他的爱好之一,就是去市里的古董交易市场淘货,从来不去大店家,最喜欢就是那种摆在地上的地摊,摊主是农民模样的就更好了。
也不买,就光看,最喜欢听摊主跟他吹一间间东西的来历。每次都能感觉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确实不容小觑。拿着吊灯上面的水晶球,都能说是乾隆爷年间的陪葬物。
不过后来去得多了,店主也都知道他就是来听段子的,光听不买,都懒得和他费嘴皮子了。今天又遇到一个许原自然乐得开心。
不过虽然明知道这家伙卖的东西是假的,但许原还是得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接话,“这么好的东西,卖便宜了可不行,我这有一块上号的翡翠玉佩,和你换这块砚台,你看怎么样?”
“啊,这……”老板都惊了,虎躯一震,一脸疑惑。就算他是个骗子,但骗子对能骗到多少钱,也是有个心理预期的。骗到100文,是正当,骗到200是遇见傻子了,能骗到500那就是今天祖坟冒了青烟,得点好酒庆祝一下。
但许原掏出来的那块玉佩一眼看过去,价钱得超过三两银子了。
骗子现在心里就不会狂喜,而是打鼓了。这不是哪个行家在晃点我吧?一两百文的买卖,你情我愿的,报官也不怕。但这几两银子骗下去,自己怕不是得蹲大牢。
“多了,多了,公子,不值这么多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越 千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