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D—33手榴弹
RGD—33攻防两用手榴弹是苏军二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柄手榴弹,它具有攻防两用的特点,因此广受欢迎,在各兵种中都曾经大量装备使用过。由于生产数量很大,二战后部分库存还被用来支援印度支那等地区,一直到越南战争期间仍有部分继续使用。攻防两用手榴弹最早可以溯源到沙俄时期的M1914型手榴弹,RGD—33则是在一战期间改进过的M1914/30攻防两用手榴弹基础之上再次改进而成的。该弹外观比较简洁,看起来就像两个圆柱体套接而成的,一个粗短一个细长,粗短的圆柱体即是弹体,而细长的圆柱体是握柄。
与一般有柄手榴弹相比,RGD—33外观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握柄较短;二是整个手榴弹全部由钢铁制造,没有采用其他材料,即便握柄也是如此;三是弹体外面带有一个刻有菱形花纹的破片套,这是该弹最明显的识别标志。这个破片套是可拆卸的,当手榴弹装上破片套时用作阵地防御,此时杀伤力比较大,大破片的危险界限高达100m左右。而不带破片套时,则作为进攻手榴弹使用,依靠弹体内自带的较小破片套进行杀伤。
RGD—33还有一种训练型号,弹体为整体空心铸造件,表面有几个钻孔,内部结构和发火原理与RGD—33基本相同,主要用来训练投掷者掌握该弹独特的动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结构解析
RGD—33粗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可详细解剖这种手榴弹后,就会发现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当时的同类产品。该弹的圆柱形弹体由薄铁皮卷制而成,上下分别有顶盖和底盖,与弹体采用卷边咬合工艺连接在一起。弹体中心位置有一个中心管,用于安装引信。为固定手榴弹的引信管,顶盖上还铆有一个引信管盖片,其对应的一侧铆接有固定引信管盖片的压片,引信管盖片可以旋转,以让出或封闭中心管,当处于封闭状态时,引信管盖片头部被压片压住,防止自动打开。
弹体内部装有85gTNT炸药,炸药与弹体之间还夹有3~4层由刻槽钢带构成的预制破片层,其钢带较薄,而且槽间距很小,以控制破片危险界限不致过大。外部破片套用厚钢板卷制而成,外表面刻有间距较大的菱形刻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锦宫春暖》《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手打小说网】《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足球]安东绿茵日记》《末世第一狠人》《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特种弹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