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疑案寻踪 > 说不尽的陶渊明

说不尽的陶渊明

好书推荐:换巢鸾凤怎敌她软玉温香奉旨成亲阵问长生和男主同归于尽后首席医官天命之上入骨温柔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我!清理员!仙工开物窥天光绕床弄青梅九章吉云鬓楚腰私藏玫瑰想入媛媛天倾之后如见雪来第一夫人

闻明,张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杰克文学jkwx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不尽的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诗平淡自然,意境幽远,被钟嵘《诗品》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对后人影响深远,模仿者甚众,“拟陶”、“和陶”诗不下千首。由于他一生多隐逸于山林,与乡民野老为邻,绝少过问政事,故史书中关于他的资料极少,从而为我们研究其生平蒙上了一层迷雾。

陶渊明祖先之谜

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是否为其子孙,历来颇有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他是陶侃的曾孙,因有正史为证,如:《晋书·隐逸》:“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宋书·隐逸》:“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又《南史·隐逸》:“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寻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史书的众口一词,似已确定二人的血缘关系,其实并非如此。《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有子17人,位显者有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9子,像陶斌为六品的尚书郎,官职低微都可以上史书,而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为五品地方大员,却不能够名垂青史,的确使人费解。因此,有人提出陶茂不是陶侃之子,陶渊明是借攀附陶侃提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这在极重门阀观念的魏晋时期十分重要,没有一个显赫的先祖,会被人们视为“寒族”,受到众人歧视。但陶渊明的“认宗归祖”不甚高明,露了马脚。引起了史书记载的前后牾。

有人提反对意见,以九江彭泽县文化馆收集到的《陶氏宗谱》为证。谱序中提到陶侃有17个儿子,与《晋书》略有不同的是,17人中并无“陶称”而有“陶茂”。陶茂是陶侃第七子,字梅九,娶朱氏,任武昌太守。和《晋书·隐逸》中记载相同。至于同为该书的《陶侃传》为何没有陶茂,我们可以认定属于漏载。《晋书》由唐初房玄龄等编辑,距陶渊明生活时期已有200多年历史,难免会出现史实纰漏错误。

漏载也不至于将如此重要人物略去,陶洪、陶琦、陶斌等人,事迹虽寥寥数语,但终究在《晋书》上挂了个名,而陶茂身居武昌太守,应有些政绩,却未留名青史,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那只有一种可能,即《晋书》的编者不承认陶茂是陶侃之子。对于《陶氏宗谱》,因古人有认“名人”作先祖的不良风俗,其真实性值得怀疑。而宗谱与《晋书》的相异之处也正说明了修谱人据史书编伪谱的可能,即略去“陶称”,而加上“陶茂”,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地攀附上陶侃、陶渊明这两个名人先祖。

陶渊明到底是不是陶侃的曾孙,看来在未发现新的资料之前,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陶渊明族源之谜

最早论及陶渊明是奚族人的是著名学者陈寅恪,他在《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中指出:“江左名人如陶侃及陶渊明亦出于奚族。”他的论据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篇》的记载。庾亮有求于陶侃却不敢见他,温峤劝庾亮说:“奚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倘若陶侃不是奚族人,温峤怎会平白无故地骂其为“奚狗”呢?

奚族,又作溪族或族,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东晋、南朝时期,居住于今江西、湖南、两广等地。因其多为宗族集聚而穴居于山中,故又称“奚洞”。奚人在当时是极被汉人所轻视的,言其“形如惊獐,言事嵝厉,声音骇人,惟堪驱鸡”。而《晋书·陶侃传》说侃“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其子孙也异常残暴,不近人情。将二者联系起来看,陶侃似乎不是汉族人,而颇类奚族人。又陶侃原本不是浔阳柴桑人,而是西晋灭吴国后由鄱阳(今江西波阳县)迁家至浔阳(今江西九江市)的。鄱阳正是奚族的聚居地,奚人以勇猛善战著称,将其迁徙于交通便利的浔阳,是便于西晋统治者控制利用。陶侃也是这次大迁移中的一员,是迫于无奈的背井离乡。

大多数人并不同意陶渊明是“奚人”的观点,认为他应是汉族人。首先,温峤骂陶侃为“奚狗”,犹如古代北方人称南方人为蛮子,并不是固定的一个少数民族称谓。其次,奚族人多与汉族人杂居相处,久居其地的汉族人受其影响,难免被异俗所熏染,故而陶侃被南渡的北方士人讥为“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再次,陶侃家族虽然出过一些凶暴之徒,但也不乏淡泊温和的性情中人,如陶淡(陶侃之孙,其父为陶夏)好服食养性,隐于山林,与陶渊明有近似的志趣爱好。

其实,陶渊明早在《命子》诗中就明确指出其先世“爰自陶唐”,并从传说中的陶唐氏一直写到他父亲这一代。凡是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他几乎都一个不漏地写出来了,其目的是显示陶门昔日的荣耀,证明自己出身不是“望非世族”,而是有案可稽的名门望族。但是持反对意见者认为陶渊明在撒谎,整个魏晋南朝时期都是极其注重家族出身的,他为了避免时人对异族的歧视,才违心地拉来陶唐氏作其远祖,借以抬高门第。假如陶氏果真是汉族人,他的曾祖陶侃怎会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为长沙郡公,仍然受到同僚轻视而甘愿去职回家呢?陶渊明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否也与其出身异族有一定关系呢?看来,陶渊明的民族属性还真一时难以断定。但这已不很重要,无论他是汉人还是奚人,都不影响我们对其人格和诗文的评定,他永远都是我们尊崇的伟大诗人。

陶渊明故里之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离婚倒计时,帝国上将夜夜叼我回巢人在吞噬,成了罗峰的金手指荒野大镖客之灭鼠新方法李云龙亮剑北宋官方说,游戏要降临了全服第一弓箭手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大唐枭贼瞎眼神医,开局遇到圣女报恩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快穿:放下男主后我成了别人的宝皇后的贴身侍卫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甄嬛重生与华妃携手杀遍后宫追风者:山花烂漫笑春风无悔仙途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18号公寓干白事儿怎么了?有种别叫我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