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展览室》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
2008年9月25日,发射区进行了“负8小时”之前的最后一次加电检查,这也是继飞船、火箭系统分别进行加电检查后,飞船、火箭联合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
发射区紧急关机检查是对火箭点火后进行的一次各系统状态的功能检查,主要是考验火箭点火后出现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这也是加电检测的主要内容之一。
正在现场指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告诉记者说:“按照老百姓的话讲,这叫‘健康检查’。”
傍晚时分,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里气氛庄重热烈。17时30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问天阁举行。
问天阁外,送行的人群鼓掌欢呼。随后,3名航天员列队请示出征。
随着常万全一声命令:“出发”,航天员们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登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最后的准备。
发射场上,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还有整整1个小时。
执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已进入“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迎来3名乘客。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到远在大西洋的“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以及神州大地上所有在电视机前期待的人们,都在等待又一个辉煌时刻的来临。
此刻,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光测、遥测、雷测设备,一齐对准了发射架方向。
在地球另一侧的南大西洋,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上跃起。“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了东北方向。
与此同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另外4艘远洋测量船上的“千里眼”全都拭目以待。
离发射还有40分钟,发射塔第八层固定平台操作阀箱前,操作手冯仰辉在测试发射站副站长王军的指挥下,将塔架控制开关向右旋转90度,接着按下启动泵。
环抱着火箭的第三组平台开始旋转,30度、90度、180度。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完全展露在眼前,灯光下,整流罩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耀眼。
随后,指挥传来“15分钟准备!”的指令。
紧接着,44岁的飞船总装工人孙占海,向3位航天员挥了挥手,说:“祝你们好运!”稳稳地从外面关上飞船返回舱舱门,接着又关上轨道舱舱门。
与此同时,塔台上人员全部撤离。完成了飞天前一切准备的3位航天员,静静地躺在距离地面50多米高的返回舱内。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中间座椅上的翟志刚伸出双手,分别与左边的刘伯明、右边的景海鹏,紧紧地握了一下。
随后,发射进入“5分钟准备!”3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镇定地等待飞天时刻的到来。
39岁的郭忠来第一次担任“神舟”发射的0号指挥员。在郭忠来的面前,并排摆放着5个话筒,即广播话筒、对上话筒、对下话筒、天地主话筒、天地备话筒。
0号指挥员的权利在于,即使是在发射准备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0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
“5、4、3、2、1——”随着0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