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
著名战役1
涿鹿之战
在中国远古时代,相传黄帝和炎帝两族相联合,同蚩尤九黎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因这次战争是在涿鹿之野,所以后人将这次传说中的战争称为涿鹿之战。
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的黄帝与炎帝族经过融合,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而兴起于今冀、鲁、豫交界地区的蚩尤九黎族,则由东向西发展。两大部落联盟为争夺适于牧猎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野展开了长期争战。
蚩尤族勇猛剽悍、擅长角抵,联合巨人夸父部落与三苗部族,先驱逐炎帝,后又乘势北进涿鹿,攻击黄帝族。传说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鶡等图腾的民族,数战不胜。后来得到玄女族帮助,吹号角、击鼓、乘蚩尤族迷惑、震慑之际,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终于在中冀之野(今属河北地区)将其擒杀。取得战争胜利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成为华夏族的共同的祖先。
长勺之战
在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邻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公元前684年春向鲁国发起攻击,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鲁国国君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齐国的侵入。深具谋略的鲁国人士曹刿自告奋勇,请求随鲁庄公出战,并得到了庄公的允许。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迎击齐军。两军列完阵,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能奏效。齐军疲惫,士气沮丧。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便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桂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才建议庄公率军乘胜追击,终于将齐军逐出鲁国的境地。
此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后发制人,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而取胜的典范。
柏举之战
中国春秋末期,吴国出兵深入楚地,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北,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了楚军主力,并占领了楚都。
吴、楚鸡父之战后,两国争夺江淮霸权的斗争日益加剧。周敬34年(公元前506),楚攻蔡国(今河南新蔡),蔡向吴求救。吴乘机倾全力攻楚。当时,楚国虽地广兵多,但已丧失淮水流域战略要点,且吴国多年分兵轮番击楚,已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居于楚北侧的蔡、唐(今湖北随州西北)两国。不堪楚国横暴勒索,自愿助吴攻楚。吴国决定避开楚国正面,从其守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迂回奔袭,直捣腹地。
吴王阖闾率其弟夫概及谋臣武将伍员、伯嚭、孙武等,挥军溯淮水西进。至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导引下,越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厄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直抵汉水东岸。楚昭王急派令尹子常(即囊瓦)及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率军赶至汉水西岸抵御。并按沈尹戌建议,由子常坚守汉水西岸,正面牵制吴军,沈尹戌北上率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一带楚军,迂回至吴军侧后,毁吴舟,塞三关,断其归路,尔后与子常军实施前后夹击。但子常贪功,不待沈尹戌军完成迂回行动,擅自率主力渡汉水列阵。吴军鉴于楚军势盛,并为免遭前后夹击,即由汉水东岸后退。子常企图速胜,紧追吴军,在小别(山名,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三战不利,锐气受挫。
11月18日,吴军在柏举迎战楚军。夫概认为,子常不得人心,军无死战之志,即率5000士卒猛击了常军。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先是谨慎而不同意夫概先发制人,及见突击成功,迅即投入主力,乘势扩张战果。子常惊惶失措,弃军逃奔郑国,史皇战死,楚军主力遭重创后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在清发水(今湖北涢水),用夫概半渡而击的计谋,再歼楚军一部。至雍抑(今湖北京山西南),恰与由息(今河南息县西南)回救的沈尹戌军遭遇。经反复拼杀,沈尹戌伤重身亡,楚军失去指挥,惨败溃逃。11月28,吴军攻入楚都鄂城(今湖北江陵西北),楚昭王逃奔随国(今湖北随州),后求得秦国出兵援救,楚国才免于灭亡。
此战,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例。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国发兵攻击韩国,韩向齐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由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第2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四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联合宋、卫军围攻魏邑襄陵(今河南睢县),显示齐军已攻魏救赵,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而主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孙膑认为,魏军悍勇,不可贸然决战,只可利用魏军向来轻视齐军和庞涓求胜心切的弱点,“因其势而利导之”。于是便避战示弱,退兵减灶,引诱魏军追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