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晟的内心是崩溃的,甚至想要弄死陈墨。
事情是这样的,当黄晟说自己已经做好设计图之后,陈墨马上去找了简雍,调动了十五个木匠给黄晟,让他自由调用,尽快把水力大纺车做出来。
本来有十五个人,区区一个水力大纺车,应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了吧?
陈墨是这样想的,黄晟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实狠狠的给了他们一个大嘴巴子。
一开始,黄晟想着让工匠们分工打造不同的零件,所以把设计图拆分给了不同的工匠,在这里,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工匠看不懂他的设计图纸。
按道理讲,黄晟虽然不是专业做产品的,但他手绘的产品图纸已经很详尽,无论外表还是内里结构都标识得清清楚楚,为了加工方便,他甚至特地把长度改成了东汉的长度单位。
然而木匠们一脸懵逼,纷纷表示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图纸。
这时候工匠传承大多以师徒制为主,师傅手把手交徒弟一个东西要怎么打造,讲述的过程因人而异,就算偶尔有图纸的出现,也不是工匠绘制的,而是文人绘制的。
文人绘制的东西大家懂得都懂,那叫一个唯心,尺寸标注不清就不说了,甚至直线画的歪歪扭扭,产品实物图画的跟真实产品出入巨大。
黄晟不得不手把手教会木匠们怎么看图纸,就这,好几个上了年纪的木匠都“扑通”一声跪倒在黄晟面前,感谢黄晟授业之恩,其余人也对黄晟相当恭敬。
好了,第一关过去了,接下来就该把零件打造出来了吧?
木匠们都一脸为难,黄晟把图纸拆分开来给他们造,他们都很理解,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个东西属于黄晟这一流派的不传之秘,教授他们看图纸已经仁至义尽了,对产品保密那是应有之意。
只是,一个老木匠很无奈的跟黄晟说:“县尉大人,这么精密的零件,恐怕我们分别造出来之后没办法组合啊。”
原来这个时候的木匠大多是独立制造一个产品,最多是和徒弟一齐通力合作,原因就是大家的流派都不一样,用的尺寸也相当唯心,多一寸少一寸那都不是事,什么流水线作业,那根本不存在的。
我国最初的流水线出现在秦国,秦国打造的弓弩无敌于天下,产量也相当可怕,秘密就在于秦国最早期用法家思想,一切生产制造都必须标准化和精细化。在两千多年前,秦国制造出来的弩就可以实现零件通用,这在当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很可惜,法家被打压了下去,汉朝独尊儒术,这种流水线作业也就从此失传,历史上下一次流水线的出现要等到北宋了。
黄晟愁的直挠头——他没有头发,没办法揪头发,只好挠头——又去找了陈墨,陈墨去找了简雍,讨来赏罚大权,又把锅丢回给了黄晟。
黄晟没办法,只好亲力亲为打造流水线。
第一,统一刻度,黄晟亲手打造了一柄游标卡尺,并用这柄游标卡尺做了分,寸,尺三把为一套的尺子,分别详细标注了刻度,再以这三把尺子为原型,一共复制了十套,分发给了众木匠,作为尺度的参照;
第二,责任到人,每一个部件在完工的时候都需要标注上制造人的姓名,当发现哪个部件不行,直接追责到人,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明确工艺,把所有部件的图纸都和木匠们共同商量了一遍,确认了每个部件应该使用的工艺,并让相关的人知晓用什么工艺来完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过命小说】《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撞星》【创客小说】《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我是一颗武装卫星》《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大红书】《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的战斗力只有五》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