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经过几年的征伐战争,灭了黎朝,统一了纷乱的天下,入主中原,目视所及,尽为商土。汤和伊挚在洛阳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这时期的商王国,声威已达于四方,蜀山方国联盟下的诸侯以及各地的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都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朝贺。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诸侯见此毕服,请汤为共主,汤推辞不下,乃践共主位。商王朝正式建立,先前王国时期用“子履”纪年,此后王朝时期用“商汤”纪年。商汤元年,汤举行了一次大型朝会,商讨未来治理天下的计划。行政上,汤规定人们抛弃黎朝崇尚的青色,以白赤二色为尊,并作为正装的颜色。为消除黎朝的影响,巩固权力,汤决定为被强加的诸侯国讨回公道,派兵胁迫了得益于黎氏宗法制从而上位的女性国王退位,帮助各方国废除黎氏宗法制,与部分男性诸侯一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在这时,商汤立嫡长子太丁为太子)。由于黎氏宗法制中规定夫妻所生孩子,男跟父姓,女跟母姓,导致从伏羲女娲时代的“同姓不能通婚”这条规矩如同废纸,为了制止乱.伦事件的发生,也为了让盘古大陆进入父系社会,汤决定宣扬大男子主义,规定以后夫妻所生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得跟随父亲姓,进一步加强男权(不过因黎人风俗,东方几州仍有些女权强盛的部落不听从商汤的命令,还推崇孩全随母姓,但商汤为了避免争斗,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事也不了了之)。之后汤开始兑现《汤誓》,也为凝聚权力,形成新的利益圈子,与有功劳的各诸侯瓜分九州这个“大蛋糕”:对原来冀,梁,青,徐,扬,荆,雍七州州牧的位置予以保留,将关龙逄许以豫州州牧(汤:没什么好说的,这人好控制),将兖州州牧许给了有穷氏的后裔。至此,商汤也确立了商朝自己的内外服制度:原来黎朝内服仅有豫州一州,如今将兖州也归为内服;还用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官吏体系来处理本族,外族的事务。在黎朝旧都洛阳附近建立了西亳要塞,镇压洛阳盆地的黎人。此外,细分了青州管理区域,原来的青州囊括了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二者之间隔海相望,只凭庙岛列岛作为联系与交往的枢纽,境内东夷人口众多,种种原因使其不便于控制与管理,避免产生不稳定因素(黎人死灰复燃),故汤一分为二,成上下青州(辽东为上,胶东为下),还增设了副州牧(别称:刺史)一职“辅助”管理上青州。伊挚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商人尊称他为伊尹。由于黎朝后期的君王沉湎酒色,将流行乐变成了靡靡之音,商汤想遏制这种不良之风,但目前开国事务缠身,只能先宣布禁弦歌舞,等以后处理。宣布减轻征敛,鼓励生产,持续二十年,以安抚民心,恢复被黎朝摧残的民生。农业上,商汤修改天下历法(例如:将过去以寅月为正月,改成丑月为正月)。确立公社田制,将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所有权在法律上都属于国王),让一地农民组织起一个公社,农民只有通过其所属的公社才能领得自己的份地(私田),公田由公社农民来集体耕种,公田耕种完毕后才能耕种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农户所有。军事上,商汤确立登人(征兵)制。科研上,汤肯定了子契改革后所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立下祖训,让商人在未来也将一直坚持下去。他也付出了行动,投入到科研当中,使商朝掌握了提花技术,使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与千纹绉纱的縠。商业上,预计四十年内逐步废除贝币,改用铜贝(单位:一百=一朋)。由于成为天下之主后,世俗之事繁多且重要,商汤放弃了大部分宗教事务与权力,交给了多位大巫共同管理。商汤新政出炉,天下万民欢贺,诸侯莫敢不从,盛世降临,史称“成汤之治”。但...商汤九年,大旱暴发,连续五年,此时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官吏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巫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剪发及爪,自洁,作在柴上,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万民更加崇拜商汤,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又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商汤十五年,商汤命伊挚作《大濩乐》,宣传正义的商汤是如何推翻昏庸残暴的黎桀,以此乐舞作为国家的流行乐,将正能量通过歌舞传递给全国人民。商汤首次巡狩,亲自视察了自己所统治的领土,并跟四方诸侯定下了进献的法令,以此来加强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商汤十七年,商汤东迁豫州州治,为郑亳,进一步对豫州进行直辖管理。商汤十九年,商汤百岁而崩,庙号为商太祖,受后人祭祀。太子大丁还未进行继位大典就去世了,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大甲/太甲(名为至)与妣戊。伊尹为维持稳定暂时摄政,他在考虑是否将这商朝大业交给青嫩的大甲,还是说...转给看起来更加可靠的大丁之弟——已经成年的卜丙(名为胜)?在伊尹犹豫之时,大甲显露出与先祖子契一样的风范,他悄默默地开创出盘古大陆第一套有体系的剑术,成为了剑术始祖,并以此在宴会之中舞剑,一剑击杀了窥视王位的叔叔卜丙,伊尹只能让他做了商王。大甲继位之初,请开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伊训》《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大甲遵照祖先的法制,让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大甲很好地遵从了汤法,修行德政,诸侯归服,百姓安宁,史称“大甲之治”。大甲将商王朝重要出口商品——白陶的制作技术提高了一个档次,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还吸取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让之前为救旱灾而空虚的国库再度富足。伊尹对大甲很赞赏,就写了《大甲训》三篇,用来赞扬大甲。大甲为压制了神权,用一大巫四巫众制度取缔了多大巫制度。大甲十七年,大甲崩,伊尹以太宗为其庙号,其子沃丁(名为绚)继位,仍以伊尹为相。沃丁八年,功臣伊尹百岁而卒,沃丁以天子之礼,将其葬于商都附近,祀以大牢,奉为“商元圣”,与大乙(即商汤)并祀,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写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仿照了大甲的行为,又以高温发明了坚硬耐用的原始青瓷,继续促进商朝贸易繁荣。沃丁二十九年,沃丁去世,未留子嗣,他的弟弟大庚/太庚(名为辩)确立了兄终弟及次级继承制度,得到了商王之位。太庚认为商朝已经消化豫州,是时候选择下一个发展对象。太庚祭祀祖先,祈求得到指点,结果真得到了回应,先王借太庚身说:“荆州有铜绿,得可富大商!”
太庚于是决定派遣几支移民队,从南阳沿着汉水南下,让商王的威名深入荆州。荆州之地,中部有一大片沼泽,沼泽.东北是荆州唯一大平原——汉阳平原,历朝历代对荆州的管理都是从这开始,也只能在这进行有效管理。其余地区大多是山脉丘陵,听说不少部落还处于渔猎社会,环境极度恶劣,可谓是穷山恶水,但也因为这种隔绝外界的特点,这里成为了三苗,黎朝等遗民或者穷凶极恶之徒的避风港。移民队的目标则是在荆州东部的一座山上,此山果真如先帝所说裸露着大片大片氧化的绿铜,可以想象得到此山后,商朝国运又将加强许多。移民队将这山取名为“铜绿山”,他们在铜绿山北部建立聚落,名为“盘龙城”。商朝借此从铜绿山开采,运输铜矿,镇压荆州。太庚十一年,太庚去世,子小甲(名为高)继位。商朝在这些年里得到了非常富裕的铜矿资源,铸造了许多青铜器物,小甲与商朝工匠们也得益于此,对铜和锡熔合比例进行了诸多尝试。最终小甲总结出了六种青铜器物中不同含锡量: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鉴燧之齐金锡半。他称之为“六齐”,命令以后青铜器物的铸造就按这个标准来配比。小甲五年,小甲去世,弟太戊(名为伷)继位。太戊执政初期,因血缘而重用自己的弟弟雍己(名为密),但是雍己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昏庸无能,荒废政事,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太戊见此十分后悔自己的决定,最后将雍己贬为平民,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孤独终老。之后太戊启用伊尹之子伊陟担任国相,任用巫咸,臣扈等人辅佐朝政。太戊七年,有怪异的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间长得有二手合抱那么大。太戊害怕,于是询问国相伊陟。伊陟说:“臣听说过,妖魔鬼怪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大概是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过失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魔鬼怪。大王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锦宫春暖》《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八一中文网】《封神:开局被抽龙筋》《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星空职业者小说网】《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人间华夏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