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牢上方的谜案》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
“下面我要说的,就是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了,为什么能让山野先生风光世代,能让江东人扬眉吐气的,这块象征着崇敬和荣耀的御碑上,会出现显示着痛苦悲伤的血泪呢?沉睡地下600多年的山野先生的古幽灵是怎么了?他生前发生了什么事?他身后又有什么事儿,让他老人家沉睡地下600多年,却一直得不到安宁。而要借代表着他那张脸的御碑亭御碑上,来频频表达他的情感,散发他的某种思想?”
“毋庸置疑,山野先生是个命运多舛的人!”何老先生又重重叹出口气:“就在山野先生为皇上治愈了背痈,荣归故里后不久,他的灾祸也接踵而至了,成祖帝要宣他进京当皇上的太医。接替萧子奇的位置。”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的一生不向往着,追求着一个荣华富贵出人头地的目标呢?一旦目标即成,即光宗耀祖鸡犬升天?可山野先生的想法与众不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的是对他人的付出,为百姓解除病痛。他认为这是他活着的全部意义,而进京做御医,基本上伺候的只是皇帝老儿一人了。”
“让山野先生感到如雷轰顶的时候,是他跪地宣听钦差,宣他进京任太医的时候。其时,在他脑海一片空白时,却长出了一根定海神针。这根定海神针让他久久跪地,默不作声,并不去接钦差的《圣旨》。”
“谁说皇上的这一宣旨,没其必然的逻辑联系呢?既然你钟济世的膏药这么神,没有人比我成祖帝更能体味其神的了,朝野一片上下,泱泱一个大国,没人能为朕解痛去疾。你却用区区一副膏药,就星转斗移,风清月白。此等神医不来朕身边为朕效命,以顶萧子奇之厥,还有谁能当此大任?没想这钟济世,这区区一个山野郎中会这么不识抬举,敢抗旨不遵,给朕来个白眼!回禀后的成祖帝,气的据说当时就把他御案前的一只金痰盂贴到了墙角去。”
“抗旨不遵,那是死罪,律当斩首,但念那钟济世毕竟为朕治好了背痈,去了朕的龙体大患,这死罪就免了。死罪可免,活罪不饶。将他打入地牢,让其埋进活坟墓,叫他永世不见天日!”
“成祖帝在火头上颁下此令时,边上一位刑部尚书向他谏言:皇上似可做一缓冲,若那山野郎中,愿回心来京,仍可让其侍奉皇上,如若不然即打入地牢。成祖帝采纳了他的谏言,毕竟英才难得,他对这来自长江尾部的山野郎中,实在是太偏爱了!”
“成祖帝顺水推舟,把劝进的事交给了进谏的这位尚书大人。尚书大人接旨后,下江东,在江东府尹的陪同下,宣布了皇上之意,若愿改弦更张,皇上可收回成命,既往不咎,否则就不说了!这般说了,山野先生还是没有应允。这让他们很是不解,他们没有放弃,千里迢迢来这一趟,还是耐下性子,百般规劝。历数当这皇上的贴身太医,如何荣耀何等富贵,怎么样的光宗耀祖。同时指出,若冥顽不灵执意不从,则打入地牢,终日地牢为囚不见天日。听说你的不愿进京为太医的想法,是不想放弃你为百姓治病的衷曲,割舍不下这份乡亲情意,此果然仁心可鉴,但你不想想,一旦把你打入地牢,你还怎么再为百姓治病,岂非鸡飞蛋打?不仅实现不了你的夙愿,还徒受其罪,此却何苦?”
“同去的山野先生的至亲好友也做一致劝说,析情辨理,都道尚书和府尹大人所言极是,何必不面对现实改变初衷?然山野先生在百劝之下,只是不吐允口。固执得石坨一个。踌躇满志而来的尚书大人,屈尊对一草民这般给脸,换回的只是不给面子。气得两位老爷勃然变色,将山野先生逐出府衙。”
“这就有点奇了,如此聪明的一个人,不会如此不谙事理!你不愿进京为太医,是不愿放弃为百姓治病的机会,可你如果抗旨不遵,就打入地牢为囚,何来你的夙愿实现?如此鸡飞蛋打,夙愿不现却又徒遭其罪,却是何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周正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杰克文学jkwxw.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