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美国M1主战坦克
概述
美军的M1系列坦克衍生于美德合作的“MT70”计划,它诞生的比较仓促,是典型的一开始性能不佳依靠改进获得高性能的一款坦克,因此M1系列坦克的改进也就非常值得研究,尤其在各国对新一代坦克概念研究停滞不前而坦克改进成为时尚的今天。
M1“艾布拉姆”主战坦克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制造。第一辆M1坦克在1978年制造完毕,第一辆M1A1和M1A2分别于1985和1986年出厂。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生产计划已经完成。
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为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陆军生产了总共8800多辆M1和M1A1坦克。为对外军售的新型M1A1和M1A2“阿布拉姆斯”坦克的生产计划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目前服役的M1坦克一共有三个主要型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M1坦克,还有两个更新一点的型号版本:M1A1和M1A2.从1985年到1993年间生产的M1A1系列使用了120毫米主炮来代替在更老的M1中使用的105毫米主炮,以及其他为数不少的改进措施,包括改进的悬挂系统,新的炮塔结构,增强的装甲防护能力以及核生化三防系统。
更新一点的M1A2系列主战坦克除了拥有M1A1的改进外,还增加了一个独立的车长热像仪,一个非独立的车长武器操控台,定位导航设备,并且提供了数字总线和无线电接口但愿,从而使M1A2具备了在同一战场上的多台M1A2战车之间传递战场图象的能力。
此外美军启动了加强巷街战和反步兵能力的M1TUSK计划。
起源
让我们回到1973年10月,发生了一件对美国未来的主战坦克影响深远的事件:在中东爆发的赎罪日战争。这次战争中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坦克战,其中美国制造的坦克的表现非常不佳。
美国陆军对这次战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这次阿拉伯和以色列间的战争,他们得出结论:一种新型武器的致命面纱被戏剧性地揭开了。
为了应对这个威胁的本质,在新的美军作战原则中,北约欧洲防御核心将具有数量优势的、致死性大增的华沙公约武装力量被置于优先地位。它纳入了新的观点,即兵力对比是决定战役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并且强调了装甲作战和多兵种合成作战的优点。
这种注重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思想在1976年以空地联合作战的概念提出,并且在1982年形成了“空地一体战”的学说。
M1“艾布拉姆”坦克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坦克设计上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对当时一个主要威胁的适当反应,华沙条约组织在常规武器方面具有的压倒性的数量优势的同时也具备性能和火力的优势。
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80年代早期,北约组织都没有一款主战坦克在坦克的三个基本指标: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取得足够的优势来弥补因为数量和性能不足而带来的双重劣势。
尽管如此,设计如此一辆新的主战坦克远远比提出一个目标要难很多,因为直到当时,没有国家有足够发展一款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三者上都能取得均衡优势的坦克。这是因为,当时困扰设计师的一个大问题是他们必须在重量和机动能力上做一个折中,二者难以兼顾。
这就导致两个极端,如果允许重量最大化,那么这辆坦克将获得强大的火力和不错的防护能力,但是机动能力必然非常可怜,比如英国的“百夫长”坦克;或者另一个极端,拥有合适的火力,勉强的防护和不错的机动性能,比如法国的AMX—30/32坦克。
如果想生产出一辆在这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的战车,当时只能通过在不同国家间对新技术进行更多的合作,幸运的是,在70年代,这样的合作成为了现实。
美国陆军在发展新式坦克上所走的道路和他们与德国合作的MT—70项目的方式大相径庭,取代一开始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的目标,他们选择了在有限的预算下制造最好的坦克的合理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他们制定了如下目标,并且按照优先级进行了排序:乘员生存性能、目标监控和目标捕获能力、首发和次发命中率、目标的快速获取和打击能力、通过能力、弹药通用能力、装备生存性能、乘员舒适性、侧面被弹面积、加速和减速性能、备弹量、人性因素、生产能力、使用范围、速度、后勤诊断维护能力、升级潜力、设备支持和可运输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买活》《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华娱调教师》《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谁让他修仙的!》【穿越流小说】《我在现代留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