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隽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杰克文学jkwx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来博物院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杨澍就会经常做同一个梦。在梦里,她总是穿着一身襦裙,披着一件粉色的斗篷,站在一面青色的石墙下,心事重重地抬头望着旁边一棵大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这幅画面说不上凄凉,也说不上有多愉快,感觉怪怪的。杨澍不知道为什么会经常做同一个梦,也许是最近工作压力大,或者和最近看了太多古籍有关,每晚都思绪万千的睡不好觉。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杨澍已经进太空舱工作三个多月了,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树叶开始变黄、簌簌地掉落。
每天除了繁忙的工作,就是在家里翻看秦史,这不仅是她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师必修的功课,其实也是一项爱好。市面上能看到的有关秦史的书杨澍差不多都读过了。李教授知道杨澍对秦史的偏爱后,告诉杨澍他那里有一本关于秦史的难得一见的古书,而且他敢保证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孤本,有机会的时候可以给杨澍看一下。
李教授说这是他有一年去北京的潘家园,在一个小摊上淘到的。书里除了详细记载了蒙恬、蒙毅这些在历史上很著名的秦朝大将及其参与的重要战役,还有几位在当时与他们齐名的将军,无论是功绩还是能力都不在他们之下,但不知为什么现在我们能找到的史书里却几乎没有记载过。
李教授判断这本书是汉朝初期一位史官所编。虽然很多内容已经有些模糊,无法辨别清楚,但从书里记载的事件和人物图画的精细程度来判断,绝对是对这些历史有充分了解的人才能写得出来。而且汉承秦制,汉朝初期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后,隶书才得到蓬勃的发展。汉初的篆书与秦朝在一些笔画上有些微小的区别。因此,李教授从字迹判断,这是一本真实的秦朝大将图谱,而且,作者肯定生活在秦汉交替时期,但这位史官的身份却无从考证。
听李教授这么说,杨澍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眼,只可惜李教授对这本书视如珍宝,绝不外借,只能在他的办公室里看。有一次正好中午空闲,杨澍求着李教授给看一眼,李教授一副不放心的样子,直叮嘱她要格外小心,轻拿、轻翻、轻放。
古书的纸张粗糙又泛黄,有种随时都可能碎成渣的既视感,即使戴着手套翻都能感受到那种厚重感,是难得一见的宝贝。李教授竟然能淘到这么宝贵的东西,看来这是跟他有缘啊。
虽然书是用小篆所写,并难不倒杨澍。因为从小和爷爷学习毛笔字的关系,杨澍不仅能看懂小篆,而且还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等杨澍戴好手套,欣喜若狂地小心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张画,那是一位穿着铠甲的古代人,威武高大,英气勃发,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画面已经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仍然能够看出他眼角透漏出的一丝坚定和一副年轻俊朗的模样。刚要细看后面的文字,陈陈就急着来叫杨澍去帮他看电脑里昨天的一个数据是不是搞错了,杨澍赶紧用手机拍了下来,恋恋不舍地还给了李教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