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宫镇,胡老板的商队吃过了端午的粽子,算是过了端午节了。与上次和贾若亭去汴京比,唐淼感到这次的行进明显要慢,可能是驴车载的货物多吧。每天启程时间比上回和贾若亭去汴京还要早一点,天没亮,商队的人都已经起来了。吃过早饭后,夜色刚开始淡去,商队就启程了。而晚上打尖住客栈,也基本是在晚上完全天黑前才停止行进。还好胡老板的商队对这一路都已经非常熟悉,知道还有多远才会到达下一个客栈。不然的话,错过一个客栈,很可能就要走上一个多时辰才能到达下一个客栈。在这没有路灯的年代,会给商队增加很多未知的危险。因为跟贾若亭等去汴京路上的作息时间不同,对于问题神童唐淼来说,自然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请教胡老板或他的伙计。还好,商队的人对唐淼还是很客气,基本上有问必答,毕竟这个太学生啊。在宋代这个读书人地位极奇高的年代,太学生这身份带给了唐淼一路上很多好处。特别是刘琦把进太学院就等同于当官说得神乎其神后,一商队的人对唐淼都很是照顾,更何况这只是个出远门要离家几年的孩子。一路上,唐淼也很自觉的帮车队搬货物或照看货物,对人还很有礼貌(这个是贾若亭教的,毕竟做法事在后世来说,就是服务业,态度必须好的)。在一些记账之类的活,唐淼算得又快又准,胡老板后面都直接让唐淼帮他做了。与上次和贾若亭他们去汴京相比,除了更早的出门,更晚的打尖,还就是到了象几个州府时,胡老板会卸下一些货物,又从当地购置一些货物放驴车。所以,路线跟贾若亭上次去汴京是不太一样的,落脚地方分别庐江、三河镇、庐州(现合肥)、杨庙镇、寿州、颍上县、颍州(现阜阳)、太和镇、淝河镇、毫州坞墙镇、应天府(现商丘)、宁陵县、东明县(现兰考)、汴京(现开封)。商队在庐江县放下部分货物后,再购买货物,这样花了一天时间,然后在庐州也如此,然后在颍州也是如此。而且商队也不是以张桐所说最直最省时间的路线去汴京,唐淼觉得很是不解。在第三次商队如此这般操作时,就问胡老板道:“胡老板,怎么去汴京不是走最直的路线,这样时间不是最短吗?”
胡老板笑着回答道:“商队如果直接把货物运到汴京,扣去路上食宿,赚不了多少钱的。如果在途中,卖掉一些在当地能卖上好价钱的货物,然后再买上别处需要的货物,这样,沿途都能赚些钱。回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在汴京买些胡人的货物,象香料啊、皮革啊,沿途再卖出去,再买进当里一些好的货物,所以叫做买卖。”
唐淼想了一下,好像有点明白了,问道:“那我家从州里买了文房四宝,再回到阳谷镇上加了点钱卖出,是不是也是这回事?”
胡老板笑了笑道:“对,就是这样。”
唐淼又问道:“那在庐江花十二贯买到的那茶叶,在颍州卖了十八贯钱,是不是等于赚了六贯钱?”
胡老板看着唐淼的眼睛道:“是的,但又不是这么简单算的,因为在庐江和颍州的吃住开销也要算进去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梦谷笔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