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希望—航空航天科学知识1》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
F/A—18“大黄蜂”战斗机
美国F/A—18“大黄蜂”是美国麦道和诺思罗普飞机公司为美海军研制的舰载单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及攻击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也可实施对地攻击。第1架原型机于1978年11月首次试飞。该型机于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正式服役。该机研制经费21.12亿美元,是美国海湾战争中的主力飞机之一。机身长17.07米,翼展11.43米(机翼折叠时为8.38米),机高4.66米;起飞重量16651千克;实用升限1.5万米;最大平飞速度191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740千米;装有1门20毫米6管机炮,备弹570发,9个武器挂架可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2个“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或各种空对地武器,其他挂点可挂导弹、副油箱或其他武器;装有2台涡扇发动机,其加力推力共计2×71.2千牛。
F—105战斗轰炸机
战斗轰炸机家族在同一时期诞生的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105。该机是由美国共和航空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初在F—84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的。其时,正值全世界刮起一股发展核武器之风。因此,F—105在设计之初就强调要具有战术核攻击能力。F—105研制之时,正值朝鲜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因此,研制进度较快。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F—105研制速度也慢了下来。直到1955年,原型机进行首次试飞,生产型于1958年正式装备部队。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马赫数2.0,实用升限15850米,作战半径1460千米,最大载弹量5.9吨。尽管F—105具有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突击性能好的特长,但作为一种战斗轰炸机,其空战能力却不敢让人恭维。越南战争中,曾有不少F—105成了越南空军米格机的活靶子。
F—111战斗轰炸机
F—111战斗轰炸机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美国的航空专家苦心钻研了10年,才掌握了变后掠翼技术。1962年,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开始研制F—111,1964年,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生产型于1967年10月交付部队使用。F—111的主要优点是载弹量大,航程远,机载电子设备齐全,超低空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强。缺点是结构笨重,机动性差,不适于空战。该机刚装备部队不久,美国即把其投入越南战场,主要想利用它优良的超低空性能撕开越南军队严密的防空网。然而,F—111出师不利,一上场就被击落两架。结果美国曾一度把所有参战的F—111撤回本土。为了不让越方得到变后掠翼的技术秘密,美国甚至还派出飞机去轰炸F—111的残骸。在海湾战争中,曾有42架F—111披挂上阵。尽管F—111战绩不俗,但毕竟已有30多年机龄,因此到1996年7月,F—111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F—117隐形战斗机
1988年11月10日,美国国防部新闻报道官丹尼尔·霍厄德向公众宣布,美国已经研制成功一种飞机,这种飞机的编号为F—117A。至此,这个被严格保密了近10年的怪物终于首次亮相。1990年4月21日,美国空军专门安排F—117作了第一次公开展示,上万名观众有幸目睹了它的风采。F—117的外形看上去非常古怪。它面呈黑色,头部像个楔子,后缘呈锯齿状,机尾很像燕尾。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其全身找不到一丝曲线和曲面的痕迹,整个飞机几乎都由直线和平面组成,连它的机翼和V型尾翼也都采用了没有曲线的菱形。这种独特的外形使F—117具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隐身本领。因为这种外形可以改变雷达波的反射角度,从而大大减少飞机在雷达屏幕上的显示信号。此外,就连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尾喷口、座舱盖接缝、起落架等部位,也都经过有益于隐身的特别设计,采用这些措施后,F—117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0.01~0.1平方米,与一只小鸟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相差无几,使得先进的雷达也难以发现其踪迹。F—117作为当代高新技术结晶,代表了现代作战飞机发展的潮流。如今,隐身飞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制新一代战机的发展目标。
F—14“雄猫”舰载战斗机
美国F—14“雄猫”舰载战斗机是美国格鲁门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战斗机,主要用于护航、舰队防空,也可携带常规炸弹和空对空导弹执行远距离遮断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1972年10月装备航空母舰。
F—14采用串列双座、双发、双垂尾、变后掠翼的布局形式,能根据飞行速度自动变换后掠角。采用变后掠翼,一是可以改善超音速飞机的起降性能,解决高低速之间的矛盾;二是可缩小停放空间,以便上舰使用。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有所增加。
F—14没有副翼,尾翼由双垂尾和可差动的自动平尾组成。差动平尾不但可以起俯仰操纵作用,同时可以代替副翼起横侧操纵作用。
F—14的机身为全金属的半硬壳结构,机头可以向上折起。机上装有2台TF30—P—412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93.1千牛;F—14D则装有2台F110—GE—400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125千牛。F—14机长19.1米,机高4.88米,翼展为19.45米(后掠角20°时)、10.15米(后掠角75°时)。飞机空重18191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3724千克。高空最大平飞速度2485千米/小时(2.34马赫),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470千米/小时(1.2马赫),最大巡航速度740~930千米/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150米/秒,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720千米。最大航程约3220千米。
F—14装有1门20毫米6管“火神”航炮,备弹675发;机下有10个外挂架,机身和机翼挂架可同时挂6枚“不死鸟”远距空对空导弹和2枚“响尾蛇”近距空对空导弹,或同时挂4枚“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和4枚“响尾蛇”近程空对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可载各种炸弹,最大载弹量6577千克。机上装有火控雷达、大型高功能红外扫描装置、火控计算机、平视显示器等组成的火控系统;包括数据传输、保密通信、机内通话等通信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塔康系统、雷达高度表、自动控制着舰接收机、姿态航向参考系统;以及敌我识别应答器、雷达警戒系统、主动电子对抗装置和干扰丝施放器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