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
朱高煦当然明白,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那些入国子监进学的土司子弟,与中原子弟一样受到汉家礼法约束与教育,思想得到了改变。
有些经过国子监学习的土司子弟,在回去继承土司职位后,施政方略出现了新变化。
例如云南北胜州之高策,九岁至京师入学,学成返云南入袭职,“位政之日,即禁止私人不得擅置田宅”,抑制土地兼并,使其管辖的北胜州“民乃安业”已然中土之官。
这个“用夏变夷”之策,永乐初期全面推广新科举制之后,仍继续沿用。
即便是朱高煦继位,改元乾熙,朝廷“用夏变夷”的方略也没有改变。
至于齐泰说的第二点,朱高煦知道这也有着其历史原因。
大明建立后,朱元章认为“元时为官,但贵本族,轻中国之士,南人至不得风宪,岂是公道?”
为巩固政权稳定,朱元章专门调整了对待治下归附蛮夷的政策,即“朕即为华夏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他制定了“威德兼施”的治理蛮夷之原则,即“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不能感其心,一于惠不能摄其暴,惟威惠并行,此驭夷之道。”
威是指军事上的威压、征服,德是指政治上的恩怀、德惠。
就在朱高煦沉思之时,齐泰接着道:“太祖为了安抚诸蛮,对待归顺诸蛮施行‘威德并用’之策,给予归附的蛮人首领授予官职,如土知州、土知县或者宣慰使,并在诸蛮所居要冲设立卫所。”
“如洪武二年‘以广西地接瑶僮,始于关隘冲要之处设巡检司,以警奸盗,后逐渐置各处’。”
“此外,太祖根据诸蛮实际情形,对其赋税进行减免,以及兴修水利,修建驰道,改善当地诸蛮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中规模较大的工程如洪武四年修复德兴安灵渠,可灌田万顷,洪武二十九年复修安灵渠以及修复云南滇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22文学】《晋末长剑》《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新顶点小说网】《圣拳!》《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逢君》《放学等我》【小黑书】《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