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疑案寻踪》最新章节。
元世祖为何兵败日本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孙,拖雷子,蒙语尊称薛禅皇帝,公元1260—1294年在位,忽必烈像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迁都燕京(后称大都,即今北京),定国号为元,在汉族地主协助下大力采用“汉法”,制定典章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注意农桑,兴修水利,使元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他又四处用兵,于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后又进攻安南、占城、爪哇等国,可谓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但元世祖万万没有想到,在进攻日本时他却屡屡受挫,无功而返,使这位大元帝国的皇帝伤透了脑筋。
元世祖为何兵败日本?曾经引起中日两国学者的重视,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然而至今仍是疑云重重,看法不一,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一大疑案。
关于日本的情况,元世祖忽必烈当初并不了解,只是听高丽人讲过。忽必烈知道水道迢迢,跨海作战胜利把握不大,同时也为了摸清日本国王的底牌,遂于至元三年(1266)、至元七年、至元十年,先后五次派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参议陕西省事赵良弼等人出使日本,欲行说服。可是,日本国王六条上皇竟不买账,甚至拒绝接见元朝来使。他们这种夜郎自大的态度激起了忽必烈的满腔怒火,决定进行武力征服。
为了做好征日的充分准备,至元十一年(1274)三月,忽必烈命令凤州(今吉林怀德县一带)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将屯田军、女真军、水军组建了一万五千多人的水陆联军,又筹集了战船九百多艘,由元帅忽敦率领,浩浩荡荡直趋日本。此时,日本后宇多天皇上台,改元建治,很想有番作为。八月,元军至对马岛,日本将领允宗助国率八千骑兵防御,元军连下三岛,日军头目助国丧命,天皇急调藩属兵十万两千人支援,两军战于博多,忽敦凭借有利地形,以铁炮轰击日军,日军大败。元兵又进至今津,大将刘复享被日军射下马来。由于战斗频繁,元兵所剩箭矢有限,有人建议不可再行深入。忽敦认为言之有理,决定让刘复享先归。是夜风大浪高,元兵船只多被崖石撞坏,连夜无功而返。这是元军的首次征日,日本人领教了元军的招数,只是有惊无险,称之为“永文之役”。
对于这种消耗性的征讨忽必烈很不满意,第二年他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再次出使日本,不想杜世忠一时不慎,竟被日本国王杀死,忽必烈闻之大怒,决定再次武力征讨。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敕命扬州、湖南、赣州、泉州四省建造战船六百多艘,不仅扩大了舰队规模,也提高了战船的质量。至元十八年正月,忽必烈宣召阿剌罕、范文虎、囊加带到大都研究征日策略,决定以拔都、张、李庭负责后勤保障,听从范文武的建议,增加汉军万名,提升阿剌罕为光禄大夫和左丞相,统一指挥征日大军。二月,大将军忻都率蒙、汉、高丽联军十余万人由高丽合浦出发,大将军范文虎率领南宋新附军十万人由江南出发,携带充足的给养,两路合击日本。忽必烈和阿刺罕都认为,如此规模的大军(两路合计实为十四万人)对付海中一个小国,如同瓮中捉鳖,只待胜利消息。
岂料战事又出意外,此次征日元军招致更大惨败。十人仅存一二,船只丧失殆尽,战败的元军被掠为奴,狼狈逃回大陆者仅有三人!日本人不仅再次避免了元军的洗劫,还获得大量战俘,可谓千年难逢之幸,他们高兴地称这次战事为“宏安之役”,举国上下欢庆胜利。元帝国的常胜统帅忽必烈坐不住了,想想几年的辛苦准备,居然全部付之东流,两次征日,两次失败,而且败得如此之惨,是人算失利还是天意如此?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说明白。
从《元史》《新元史》有关记载看,元军第一次征讨日本可以说连战皆捷,形势很好,只是由于兵力太少,部队又很疲劳,不敢长驱深入,不得不悄悄撤退,所以才有了忽必烈的第二次征日。那么,第二次的行动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兵力不可谓不充足,给养不可谓不充实,为什么失败得更彻底?《元史·日本传》借一名逃兵于阊之口是这样说的:官兵六月人海,七月船队行至平壶岛,随即又向五龙山转移。八月一日,忽然刮起了大风,船只彼此相撞,损失十分惨重。挨到五日这天,范文虎等将领各自乘好船逃跑,把十多万士兵抛于五龙山下。大家推选张百户为主帅,号曰张总管。他与众人商议伐木做船返回大陆,正欲行动,不料被日本人窥知。八月七日这天,日军一齐杀来,准备不足的元军大部战死,所剩二三万人被其虏去。八月九日,至八角岛,日军开始大规模屠杀蒙古、高丽、汉人。因为于阊属新降元的“唐人”,日军给予优待,留下性命当了奴隶。《元史》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是:“盖行省官议事不相下,故皆弃军归……十万之众,得还者三入耳。”
元军的这次失败在《癸辛杂识》等古籍中也有记载,情节基本相似,故不重复。
元军两次征日,两次均告失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无不与遭遇大风雨有关。第一次征日虽然也告失败,但是人员伤亡不算太大;第二次征日,暴雨坏舟,船只互撞,又逢日军袭击,结果“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把元军两次惨败归结于恶劣天气确有一定道理,就连《东国通鉴》和《高丽史》这类古籍也清清楚楚写明了这点,因此这种说法在中日史学界很有市场,已经形成了传统观点。
不能否认,元军两次征日的失败,恶劣天气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倘作深层分析,感到又不尽然。
先看元军第一次征日的败因。
《元史·日本传》载:“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掳掠四境而归。”《新元史·日本传》提到了元军撤退之夜遭遇大风雨,“官军战船触崖石多破坏”也确是事实。再就是由于元军士气不振,加之箭矢又快用完,只好匆匆捞上一把,不得不被迫退兵。只是在退兵的夜里遇了恶劣天气,船只撞了崖石才被损坏。这样看来,天气并非元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桃花山刘家修仙传》《回到过去做财阀》《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朕就是万历帝》
天才一秒记住【杰克文学】地址:jkwx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