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杰克文学】地址:jkwxw.cc
岳飞的真墓在哪里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三十九岁的抗金名将岳飞同他的儿子岳云及部将张宪,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在大理寺风波亭里。岳飞自十九岁从军,以身许国,志在抗金,先隶宗泽部下,披坚执锐,屡立战功。后从王彦渡河收复新乡,与金兵战于太行山,斩获甚众。金兀术南侵临安(今杭州市),岳飞在广德(今属安徽省)袭击金兵,收复建康(今南京市),又大破齐兵,收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等州县。岳飞像后出师北伐,获郾城(今河南省郾城市)大捷,为抗金大业立下了伟绩丰功。他正率部乘胜进击,却被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回,旋即被夺兵权,下大狱,历尽严刑拷打而坚贞不屈,终被投降派们害死。岳飞死讯传出,朝中正直之臣无不为此千古奇冤而扼腕悲叹。“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人们崇敬这位抗金英雄,仰慕他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英雄的音容笑貌已不可追寻,岳飞墓遂成了缅怀和凭吊其英灵的千古胜地。多少年来,杭州栖霞岭的岳飞墓前,观瞻的人们川流不息,望着中间那座高高的岳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钦敬与哀思。可是很少有人去想,这座坟墓里埋葬的真是岳飞的遗骨吗?
众所周知,岳飞属于非正常死亡。他在很长时间沉冤难以昭雪,幸存的亲人又远徙外地,岳飞既不可能事先选好墓地,又不可能举行葬礼,也不许有人祭奠。其遗体究竟埋在哪里,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也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先听听一些很流行的说法。
在过去的杭州,有一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老话,说的就是关于岳飞的埋葬地。当年岳飞被秘密杀害后,狱卒隗顺十分同情这位被冤杀的抗金将领,决心要掩埋好岳飞遗体。可是在热闹繁华的国都临安,要掩埋好一名“钦犯”的遗体并不容易,思来想去,他终于有了主意。临安郊外的螺蛳壳堆积如山,而且从来无人过问,何不把岳元帅遗体埋在那里?原来,当时的钱塘门外有很多穷人以食螺蛳为生。废弃的螺蛳壳堆在河边,有的地方竟有好几尺厚。在这里掩埋遗体,可以做得天衣无缝。秦桧一党就是掘遍临安城,也决不会想到这里。
隗顺很快选好一个地方,当晚就把岳飞等人的遗体背出城外,扒开一堆螺蛳壳悄悄埋了。不料这事被秦桧知道,遂命人四处搜查,因为隗顺埋得巧妙,岳飞遗体完好保存。二十多年以后,宋孝宗登上皇位,要为岳飞平反,寻访英雄遗骨。这时,隗顺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遵从父愿,在官府告示旁贴一纸条,上写十个大字:“欲觅忠臣骨,螺蛳壳里寻。”朝中大臣按照这个线索,果然找到了岳飞等人的遗骨。宋孝宗选了黄道吉日,把忠骸迁葬在栖霞岭上。为了超度亡灵,请了一百二十个和尚到原葬地做全堂水陆道场。临安的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扶老携幼前去祭奠,“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句话便由此传开。
还有一种传说:狱卒隗顺将岳飞等人遗体背出后,并没有埋在螺蛳壳里,而是把他们葬在钱塘门外北山脚下水边,并以岳飞随身佩戴的一只玉环作为陪葬物,置于遗体腰下。然后在坟上种了两株桔树,作为日后寻找的标识。为了掩人耳目,隗顺还在坟前立了石碑,上刻“贾宜人之墓”。
隗顺把这个秘密一直保留到临终。他在咽气之前,把负尸出城经过、葬地、标识等详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让他在合适的时候上报官府,一定要重新安葬岳元帅的遗骨。后来,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以赐官为赏,寻求英烈遗骸。隗顺儿子遵照父亲临终嘱托,把岳飞葬地报告临安府。官府派人找到英烈墓地,将岳飞父子和张宪遗骸迁葬于西子湖畔栖霞岭下,以后又修了祠堂,供人凭吊瞻仰。
以上只是传说,传说不足为信。这里看看有关文字史料对于岳飞葬地的记载:
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高宗诏岳飞赐死,诛张宪、岳云于市。“飞死于狱中,枭其首”。“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王显庙尚灵。顺葬之北山之”。《金佗祠事录》也说:“隗顺负尸潜瘗北山之渭。”可见这两则史料的说法是一致的。隗顺死前“谓其子曰:‘异时朝廷求而不获,必悬官赏,汝告言曰,棺上一铅,有棘寺(大理寺)勒字,吾埋殡之符也。’后果购其瘗……其子殆上台,官悉如所言,而尸色如生,尚可敛礼服也。”
从上面这些文字史料看,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疑案寻踪》转载请注明来源:杰克文学jkwx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