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杰克文学】地址:jkwxw.cc
著名战役2
亚述战争
公元前8~前7世纪末,西南亚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国亚述对外扩张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公元前10世纪末,亚述曾是西亚的军事强国,但到公元前8世纪,数次被北方新兴强国乌拉尔图(即凡湖王国)战败,国力衰落。公元前744年,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即位后,开始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建立常备军,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又把行省由大划小,加强集权统治,亚述再度兴起并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为了击败主要对手乌拉尔图,采取首先击破其同盟者的战略。公元前744年,亚述王进军东北,征服乌拉尔图的同盟者米底各部落。次年,又西征乌拉尔图的北叙利亚各同盟国。由于无法攻克阿尔帕德城,亚述军转而与乌拉尔图和北叙利亚6国军队鏖战并获胜,俘敌7万余人,乌拉尔图王败逃。公元前742年,亚述军再次西征叙利亚,围攻阿尔帕德城,3年始下。邻近各国亦臣服。
公元前739年,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巴基及阿拉伯等地区19国联合反抗亚述,亚述大军在黎巴嫩山区与之会战,又获胜利,各国再次降服。公元前736年,提格拉·帕拉萨三世长驱直入乌拉尔图,围困其首都图什帕(今凡城),但未能攻破。
公元前732年,亚述军攻下反叛的大马士革,大肆屠杀,并在此设置亚述行省。公元前722年,亚述新王萨尔贡二世即位伊始,便率兵攻陷撒马利亚(以色列都城),俘27万人而归。公元前714年,萨尔贡二世奔袭乌拉尔图腹地,最后攻占其宗教中心穆萨西尔,掠获大批金银财宝。至此,乌拉尔图锐气尽挫,无力再与亚述抗衡。
为了争夺两河流域的霸权,亚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南邻巴比伦。约公元前8世纪,由叙利亚迁徙到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塞姆族部落迦勒底人开始占据巴比伦坡。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发兵赶走迦勒底统治者,取代其王位。公元前704年,萨尔贡二世之子辛那克里布即位后,巴比伦王位又落入迦勒底王米罗达克·巴拉丹二世手中。
亚述王出兵争夺,欲攻巴比伦坡。迦勒底及其同盟者埃兰的军队驻扎在巴比伦城东南的基什,另一部驻扎在东北的库塔,准备夹击进攻巴比伦坡的亚述军。亚述王遂暂不顾巴比伦坡,转兵首先攻陷兵力薄弱的库塔,然后进兵基什,与敌军主力接战,大破迦勒底和埃兰联军,辛那克里布胜利进入巴比伦坡。公元前694年,亚述军乘船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到达波斯湾,追歼逃到埃兰沿岸的迦勒底军。但不久,埃兰军袭击巴比伦,俘虏亚述王子,帮助迦勒底人夺回王位。
公元前691年,埃兰、迦勒底等联军进攻亚述,在亚述边城哈鲁里展开激战。亚述自称歼敌15万人,其本身损失也很大。3年后,亚述军攻陷并摧毁巴比伦城,俘虏迦勒底王,从此巴比伦被亚述控制达数十年。
亚述占据叙利亚,使埃及丧失了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因此它极力鼓动和支持叙利亚境内各小国反叛亚述。为征服埃及,约公元前671年,亚述王伊撒哈顿率军越过西奈半岛侵入埃及,攻克下埃及旧都孟菲斯,上埃及各地王公亦表臣服。不久,埃及发生暴动,伊撒哈顿前往镇压,死于途中。上埃及都城底比斯的努比亚王朝法者乘机夺回孟菲斯。约公元前667年,亚述新王亚述尼拔驱兵入埃及,战败法老军,再克孟菲斯。约公元前663年,又挥师南下,一度攻陷底比斯。埃及人为摆脱亚述统治而进行的斗争从未间断,约公元前651年,埃及法者萨姆提克一世终于彻底驱逐亚述占领军。
埃兰古国位于今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与两河流域相邻。公元前7世纪它仍为一军事强国。为争夺巴比伦这一战略要地,亚述与埃兰战事迭起。公元前655年,埃兰要求引渡王位法者遭亚述王亚述巴尼拔拒绝,两国再启战端。亚达军大举入侵埃兰,攻陷其首都苏萨。埃兰王托曼及其子阵亡。亚述所庇护的王子被扶上王位。公元前652年,埃兰王塔马里图不甘听命于亚述,参加亚述巴尼拔之弟、巴比伦王沙马什·舒姆·乌金为盟主的反亚述联军(其中包括迦勒底人、阿拉美人、阿拉伯人、腓尼基人、犹太人等)。
亚述王苦战3年,终于击败巴比伦和埃兰等军队。公元前648年,巴比伦城被攻陷,巴比伦王自焚而死。随后,亚述骑兵进攻并打垮阿拉伯骆驼兵,降服了阿拉伯。公元前642~前639年,亚述对埃兰发起强大攻势,蹂躏埃兰各地,最后攻入苏萨,洗劫全城。此后,埃兰沦为亚述属地。
亚述军事帝国的残暴征服和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以及它所采取的高压统治政策,给各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激起被征服者的不断反抗。迄公元前7世纪后期,帝国的经济力量已被多年的战争耗尽,军事威力已成强弩之末。此时,米底人和迦勒底人正结成新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14年,米底军队乘亚述军队在外作战内部空虚之机,攻陷千年古都亚述城。公元前612年,迦勒底和米底联军又攻陷帝国首都尼尼微(号称“狮穴”),亚述王自焚于宫中,亚述帝国灭亡,其残军退往哈兰并与埃及法老结盟,于公元前605年卡赫美士一战役并彻底失败。
亚历山大东征
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元气,再也无力恢复。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希腊东北部,它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359~前336年在位)开始强大起来。腓力二世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实行专制统治,开始夺取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许多希腊奴隶主珍惜自己的财产甚于国家的独立,都乐意屈服于马其顿,希望强大的马其顿国家比城邦更能保证他们对奴隶和穷人的统治;但也有持反对态度的奴隶主组成了联军,反对马其顿入侵。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他的下一步就是要侵略东方,征服波斯。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登上了王位,时年20岁。亚历山大意志坚强,能同士兵同甘共苦。
公元前334年春,他率领3万名陆军、5000名骑兵组成的希腊和马其顿联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走上了入侵波斯的征途。亚历山大军队的主力是马其顿弓箭手、标枪兵、克里特轻装步兵和色雷斯士兵,主要的攻击力是骑兵。如果骑兵的冲击未决胜负,就要靠步兵的方阵(即著名的马其顿方阵)。这种方阵是腓力二世发明的,到了亚历山大手里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方阵以装备有盔甲、短箭、长矛和盾牌的重装步兵为主,队形密集,纵深达16排,士兵手持马其顿矛。第1排的矛有2米长,矛的长度逐排增加,到第6排矛长几乎达6米。在战斗中,6排士兵的矛能同时协同行动。方阵前有轻装步兵,侧翼是骑兵。方阵严整坚实,前面长矛如林,以排山倒海的威力逼向敌方。在战场狭窄时可以拉长为长方队形;如果遇到敌方包抄,方阵中央向前突出成凸形;防御时队形可以紧缩,盾牌相接成一排排盾墙,犹如铜墙铁壁,这种方阵能在平原地区发挥威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