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隔了一日,乾隆便在太和殿的大殿之上,上大朝召群臣会议。
这可是少有的大事!
这是自乾隆登基以来第三次召群臣上太和大殿朝议,前两次一次是乾隆登基大典,一次是向天下求言讷谏。
这一次召群臣来此处会议,足见乾隆对此事之看重。
秉笔太监将孙嘉淦的原折念罢,又将乾隆的旨意念了。在太监念到后边的时候,殿内已经有数名官员矗矗欲动,意欲进言。当秉笔太监宣旨的声音刚刚落下去。户部员外郎史得义就进前一步道:“皇上,臣有言!”
“你讲。”
史得义微微有些激动,将声音拨高了说道:“皇上,奴才乃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也是十年寒窗,穷经皓首,吃过苦中之苦,饱读过圣贤之书的。无奈后来连下过几次场,皆屡试不递。因想着自己是大员子弟,屡受国恩。自己亦觉有些材干,不肯暴弃,总希望能出来报效国家,所以才走了这条异途。并没有以钱养官,贪脏枉法的想念。孙嘉淦如此说法,是对我们捐纳之官之辱!奴才是户部员外郎,都说这个差事是个肥差。奴才愿意让孙嘉淦查查我的账目,看是否我贪过朝廷的一两银子。孙嘉淦废捐纳之议,奴才认为不妥。”
史得义此言一出,便赢得朝堂之上一片赞许之声。
鄂尔泰也出列奏道:“圣上。老臣也以为。捐纳之制乃圣祖(康熙)那时就定下的制度。三藩之乱时,全靠着捐纳才得以筹足军费。后来圣祖四十多年、世宗十三年,一直施行下来,从来就没出过什么差错。这先皇定下来的规矩,如何能更改?”
乾隆看了看二人,又看了看其他人,徐徐道:“都是不愿废捐的么?难道就没有支持废捐的人了么?”
傅恒进前一步道:“皇上。臣认为捐纳当废。”
“那你讲讲理由。”
“奴才以为,鄂中堂说的话,虽然也有些道理。但此一时,彼一时。情势不同,应对之法自然也不当相同。当年国家初起,捐纳不可废;如今,国家兴盛,捐纳不可留。”
“噢。你说的有些意思。你说说怎么个此一时彼一时啊。”
“皇上,当年三藩叛乱,国家正当用钱之时。缓一刻则国家危急,所以不得不用此法。接着国家方兴,各方各处都缺乏人材,科考之士,供不敷求。所以又需不拘一格,迅速提拨人才充实官吏。但如今国力强盛,国库充盈,根本不需要再用捐银。而且,如今国家已经是人才济济,科举进士已经足以应付历年官员的补充,甚至还有余地。如果再行捐纳之法,不免鱼目混珠,弊端大于利。”
鄂尔泰不服道:“傅中堂,国家用兵,南北治水、灾荒赈民,都是用过捐纳银子的。捐银为朝廷分了不少的忧。而且,老臣也不相信捐纳得来的官就一定比科考得来的官要贪婪无度。”
傅恒转头冷冷的看了鄂尔泰一眼,又面朝乾隆朗声说道:“鄂大人说的似乎有些道理,捐纳最初实行的时候,可能也并没什么弊病。但施行多年之后,上有国策,下有对策。所谓捐纳已经不仅仅是捐官了。如今,除了捐官,还有捐复、捐升、捐补、捐级、捐衔、捐监、捐正、捐减、捐典。无事不能捐,无官不愿捐。上下风气,多以捐带坏。以致贿赂公行而无人以为耻,贪污成风而无人以为怪。捐纳之弊,已到非废不可的地步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维持女配的尊严》《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活人深处》【书仙文学】《洛杉矶之狼》《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惊悚乐园》《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
杰克文学【jkwxw.cc】第一时间更新《大清御史:上疏怪吏孙嘉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